5.10

前几天,想起了一件寒假时的事,一直放在心里,现在好像有了点想法。

冬天,去爸单位,找他一起去书城买书,没有找到想要的版本,我们俩出门在街上走。我突然想起一件小时候在书城经历过的事,大概是这样的:
好像是七八岁,那天也是爸爸带我来买书,但我一般都要看好久,中途他有事要离开,嘱托我不要乱跑等他回来,这样情况并不少见。我在那里待了整个下午,却迟迟不见他回来,心情焦急,坐不住,在书城跑上跑下。最后拿着我看了一下午的图画册,张望着大门口,又犹疑的看了看付款处,我没有钱。还是小心跨出了电子门,滴滴滴,警报声响了,人们在看我,保安朝我走了过来,我吓的不能自己,浑身僵直,记忆里只剩下恐惧,结局是终于等到了爸爸来接我。

想起这事觉得好笑,问爸还记不记得,爸点头,我接着说当时觉得那个保安好可怕,爸平静的说,“那人就是个畜 生。”
我愣住,爸很少这么严厉的骂人,接着我忆起,当时他来接我,与保安发生了争执,以我的回想,他应该是非常生气。
我不太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年隔久远,从刚才的复述也可以看出,基本只记得当时的感觉。
我所能忆起的童年事件很少(这件事便是印象极其深刻的其中一件),而它们在今天只能给我提供一种感性认识的线索,这些感性体验又大多与恐惧和焦虑有关,通常我的恐惧来自外界社会的(相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的)强权压力,包括老师、医生、保安、列车员、图书馆管理员……少数来自我妈妈。

但上述群体,有些根本算不上什么“社会强权”对吧?为什么会使我感到恐惧呢?这些对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我的思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针对我自己的,一个是针对跟我有相似情况的,所谓的“高敏感低自尊”人群。

于我而言,接触社会的过程是艰难的。上言是一个实例,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我那时的行为,按照一般社会标准来看,是构成了偷盗的。这里面有很多细节,比如我当时其实是带了一点钱的,而我要买的书不止一本,它们之间价格有高低,于是我付了价格较低的力所能及的那一本书,然后拿着需要出门检查的小票,把那本我没有付钱的书塞进了书包里,装作若无其事的一个正常小孩想要蒙混过关。
即使我做了这些,一个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偷盗以至于因为顾虑故意没有在上文中交待的行为,我也绝对相信,当时的我是没有任何偷盗的想法的。
只是想出去,以为出去了就可以找到爸爸,只是不能忍受在书城里的孤独,店员们频频的眼神。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带着书出去?可能只是为了掩饰上面的脆弱想法吧,我还是那个独立的乖巧的喜欢读书的爸爸的好孩子。
然后被戳穿了,狼狈的惊吓的甚至,悲惨的……我如今觉得,我爸可能从一开始就看透我了,但是他不说,他一直沉默。
从那之后,应该说逐渐地,我对遵守社会秩序有了一种偏执,加上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这种偏执简直成了……一种对自己的折磨,以至于“不遵守某种秩序”会给我带来非常复杂的情绪体验。

最近关注了一个心理公众号,我才知道有一种人群叫“高敏感低自尊”。虽然我非常讨厌对号入座的贴标签行为,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群跟我有很多相似点……姑且把我自己算作其中一员吧。
最近大家调侃的比较多的一句话,“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初看觉得很好笑,后来想想这句“伤了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心”的话,为什么会在中国学校的老师里这么流行呢?这句话我自己从小学听到高中,大学里并没有听过,且有的时候虽然老师们并没有直接说出这句话,但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种意思。
我想大家应该都经历过“一开始听觉得杀伤力挺大,后来听多了只觉得好笑”的阶段吧,我觉得这背后反映了一个问题。
不去考虑老师自身的主观原因,这句话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很明显的通过打压听众的自尊心,人为树立了或者加强了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等级关系,是一种攻击性语言。多少老师,使用这种语言去伤害一个孩子还没有完全建立成熟的自尊心,通过否定个人乃至个人所认同的他所属的整个群体的价值,营造一种经验压制,希望从这种角度去鞭策学生前进。
我无法否认它在客观上确实产生了促人奋进的力量,然而它在主观上也确实伤害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心智并不十分健全的孩子,影响了我对学习的认识。至少对我而言,这不是在马的屁股上拍一巴掌那么无关痛痒的感受。当然后来就不一样了,人的心智总会慢慢成熟,变得相对健全,这句话就只有调侃和思考两种价值了。
我并不是说这句话是所谓“高敏感低自尊”人群的源头,只是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尝试对这个问题做出一点自己的理解而已。
事实上,并不是在学校里才有这样的情况,通过否定别人的价值来营造人为的等级秩序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这种模式在我们的社会几乎算是一种默契了。
最近读某前复旦教授的《政治的人生》,有很大启发。他说儒家思想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反映。“在中国社会中,人们一直强调从人的内心世界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外部世界。所有的秩序,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社会的也好,最终是一种精神上的秩序。在一种精神上的秩序没有形成前,任何外在的秩序均不牢固。这就是儒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或许这样的默契,是我们的精神秩序在现代社会的其中一种变异体吧。

书真的很棒,对王无限崇敬。









评论
热度 ( 1 )

© 无为谓 | Powered by LOFTER